媒體報導-遠離代工年代 找回說故事的人

中國時報【管婺媛/專訪】

台灣在80年代曾是國外動畫最大的「代工廠」,如今卻因人才外流、市場過小,導致台灣動畫產業始終走得艱辛。

動畫導演邱立偉坦言,曾有不少中國大陸的動畫公司與製片以高薪酬向他招手,但他覺得「不甘心」影視作品掛上別人名字,選擇根留台灣。他不僅留在母校台南藝術大學動畫所任教,在家鄉台南創立動畫團「Stidio2」,還堅持聘用國內動畫系所畢業學生與本土人才。

提及台灣動畫產業發展,邱立偉有不少感慨。他指出,台灣早期的動畫代工年代,雖培養了許多好手,也留下許多後遺症,讓人才喪失了「自己說故事」的能力,「就好像寫得一手好字的人,不一定能寫出一篇好文章」。他認為,動畫競技的年代已過,台灣應發展專屬的台灣「動畫文化」,走精緻的華語文化路線,如此才會有優勢。

他也指出,影視作品是一國「國力的展現」,台灣作品最好的市場在中國,不該讓意識形態問題與重重法規限制,讓台灣作品「過不去」,因為「作品過不去,就變成人才過去,變成我們的好手幫別人培訓人才,再反過來與台灣競爭,非常荒謬!」

他也鼓勵台灣創作人,不必擔心以台灣為題的動畫無法受國際肯定。如他的作品《小貓巴克利》,劇情雖以台南眷村為背景,卻因故事探討環境、都市開發、環境保育等問題,讓這部作品能在全球30多個國家展演播映,「當你關注的主題夠大,就能在國際上引發共鳴」。

新聞來源: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40630000446-260115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
Like
Like Love Haha Wow Sad Angry


Comments are closed.